歐盟收空中買路錢 “碳傷”全球航空業(yè)
歐盟提出從2012年1月1日起將國際航空業(yè)納入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tǒng),屆時,全球4000多家經營歐洲線路的航空公司均要為碳排放額外支出數億成本,而中國民航業(yè)將為此支付超過8億人民幣的“買路錢”。盡管諸多國際航空公司和各種國際性航空組織在不同場合下從不同角度對這一單方面的收費行為表達異議,但隨著時間的臨近,并不能阻止歐盟的決定。
全球背景下“低碳時代”時代的來臨,對于低碳減排的要求本無可厚非,畢竟這是關系著人類未來存亡興衰的大事,但是歐盟將航空業(yè)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這種做法本身是一種單方面并且很不合理的決定。
在此次德班氣候大會上,歐盟氣候談判代表梅茨格稱,歐盟在2012年把歐盟和進入歐盟空域的國際航空運輸征收所謂“碳稅”的決定不可更改。之所以言之鑿鑿,“不可更改”與該項收入能夠增加歐盟稅收不無關系。雖然該筆收入目前來說,對于解決歐債危機杯水車薪,但隨著碳排放配額的逐年減少,這筆收入將十分可觀。
以中國為例,根據相關統(tǒng)計稱,中國民航業(yè)在2012年將為歐盟碳稅多支付約8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繳納的碳稅將超過30億元人民幣,9年累計支出176億元人民幣。如果將全世界航空公司納入其中,歐盟稅收增加數逐年遞增,不容小覷。
此外,以“減少航空排放為目的”的法案其實并不能從根本上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的目的,反而增加了航空公司的額外飛行成本。2008年金融危機全球航空業(yè)一度陷入歷史低谷,雖然此后有所回暖,但是歐債危機的蔓延再次使全球航空企業(yè)面臨重創(chuàng),中國的航空業(yè)在此次風波中有望獨善其身,但是隨著將航空業(yè)納入碳排放交易系統(tǒng),對于剛剛獲得盈利的中國航空業(yè)來說將背負不小的成本,而這部分成本如果航空公司用于降低碳排放量新技術的投入,顯然對“綠色天空”這一目的的實現(xiàn)顯然更有意義。
根據歐盟的方案,在2013年之后,歐盟將對航空碳排放實施嚴格的總量控制,并且其總量確定和分配遵循“祖父原則”,即承運人的歷史排放量越多,獲得免費配額就越多,需要支付的限額費用就越少。這一方案是很不合理的,對于中國航空運輸業(yè)也是個極為不利的嚴峻事實。中國航空業(yè)正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隨著國際航線的發(fā)展,將面臨著支付比其他發(fā)達國家多得多的減排增量成本,這種不合理的“碳壁壘”,使我國航空公司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當前,雖然各國對于歐盟收空中“買路錢”的行為措辭嚴厲,但爭議雙方依然尚能維持總體上斗而不破的格局,如果不能達到一個共識,很可能會引發(fā)多方的貿易戰(zhàn)。對于中國航空業(yè)來說,無論這一爭端以何種方式收場,積極采取行動減少航空業(yè)排放,破解未來國際、國內碳約束是航空業(yè)遲早終將面臨的選擇。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議程日益緊迫的背景下,航空公司積極應對不合理貿易壁壘,合理采取“反制”措施的同時,加快技術進步,減少碳排放,努力化解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的“碳傷”。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fā)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chuàng)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fā)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lián)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lián)系,本站將盡可能協(xié)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