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 稀土版圖爭奪激烈 央企相爭江蘇兩稀土公司
近日,中國鋁業(yè)與江蘇省5家稀土企業(yè)共同成立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據悉,在5家稀土企業(yè)里,與中色股份仍存在“協議關系”的江蘇卓群納米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群納米”)和常熟市盛昌稀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昌稀土”)赫然在列。 調查顯示,在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成立之前,由另一央企大佬中色股份牽頭的稀土整合平臺——中色南方稀土(新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南方稀土”)早已存在。 按照中色股份此前公告,身為出資人的卓群納米和盛昌稀土兩家企業(yè)確認并承諾將在中色南方稀土投產的同時,停止原有企業(yè)生產,其分離生產指令性生產計劃指標和出口配額指標可隨時轉入中色南方稀土。 對此,中國鋁業(yè)不愿具名權威人表示,知道上述協議,但對于“三家企業(yè)確認并承諾將在‘中色南方稀土’投產的同時停止原有企業(yè)生產”一說并未給出明確回應。
誰的稀土資源? 6月7日,中國鋁業(yè)與江蘇省5家獲得指令性生產計劃指標的稀土分離企業(yè)及一家貿易公司,共同成立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中國鋁業(yè)披露最新信息顯示,目前其擁有稀土運營資產超過12億元,擁有探礦權及采礦權的稀土礦資源量、稀土分離能力合計3.47萬噸/年。 在被中鋁收編的5家企業(yè)中,與中色股份存在“協議關系”的卓群納米和盛昌稀土赫然在列。 中國鋁業(yè)發(fā)布的新聞稿稱,早在2010年,中國鋁業(yè)就曾與卓群納米、阜寧稀土實業(yè)有限公司、宜興市長江稀土冶煉廠、盛昌稀土等4家企業(yè)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整合這4家稀土分離企業(yè),形成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 在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成立之前,由另一央企大佬中色股份牽頭的稀土整合平臺——中色南方稀土早已存在,其中卓群納米和盛昌稀土為其出資人。 中色股份2008年8月1日的公告顯示,中色股份與卓群納米、盛昌稀土以及新豐縣豐源開發(fā)有限公司簽署了中色南方稀土(新豐)有限公司出資人協議,根據該協議,卓群公司占中色南方稀土10%股份,盛昌公司占中色南方稀土10%股份。 據悉,中色股份將聯合上述三家企業(yè)在新豐縣內投資建設7000噸/年稀土分離項目。6月30日,中色股份董秘辦人士表示,截至目前,從來沒有收到卓群納米和盛昌要停止跟我們合作的通知。“我們這個項目還在推進,目前正在等國家發(fā)改委的審核。” 而對于中鋁對江蘇稀土的整合,中色股份稱,“我們跟企業(yè)有協議合作仍有效,至于中鋁的事,建議去找中鋁核實。” 同日,卓群納米辦公室人員則表示,對于公司先后與兩家央企簽協議的事并不知情。而當問到可否聯系其相關負責人時,該人士則表示,“領導都不在,可能出差了吧。” “7000噸/年稀土分離項目一旦投產將是國內最大的,要爭取南方稀土行業(yè)前三的位置,中色必須咬住江蘇那兩個廠。”上述行業(yè)人士稱。 稀土版圖爭奪激烈 相同的兩家稀土企業(yè),被不同的兩家央企選中,其背后折射出央企稀土版圖爭奪戰(zhàn)的激烈。 熟悉上述兩家稀土企業(yè)的行業(yè)人士表示,江蘇的兩個廠都有配額,這就是價值所在,且江蘇的分離水平一直是很高。“按照卓群納米官網介紹,其具有年處理南方離子型礦2000噸/年的能力,而盛昌也有近1500噸/年的處理能力,兩個廠子也成為不少實力企業(yè)‘拉攏’的對象。” 央企之前的競逐中,稀土資源往往是最熱門的目標之一。按照公告,中色股份所屬廣州珠江稀土有限公司、卓群納米、盛昌稀土三家企業(yè)確認并承諾將在中色南方稀土投產的同時停止原有企業(yè)生產,三家企業(yè)的分離生產指令性生產計劃指標和出口配額指標可隨時轉入中色南方稀土。 針對中國鋁業(yè)在江蘇的運作,中色股份曾在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兩次回應稱,“公司和上述兩家公司的合作合法有效,目前中色南方稀土項目按照計劃積極有效推進,相關進展情況我公司將及時發(fā)布公告。” 對此,中國鋁業(yè)上述權威人士表示,知道中色股份與之有過協議,但對于“三家企業(yè)確認并承諾將在‘中色南方稀土’投產的同時停止原有企業(yè)生產”一說并未給出明確回應。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fā)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chuàng)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fā)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