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下半年駛入“慢車道”
步入下半年,全球經濟依舊陰霾密布,近期多個國家公布的經濟數據迥異,市場再次對全球經濟復蘇的持續(xù)性產生擔憂。“二次探底”成為法國南部普羅旺斯 地區(qū)艾克斯舉行的經濟論壇熱議話題。會上,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盡管“二次探底即將到來”顯得有些悲觀,但是全球經濟或將步入“慢車道”也并非危言聳聽。
歐美經濟“五十步笑百步”
上半年,為防止歐洲債務危機蔓延,德國要求歐元區(qū)各債務負擔較重的國家實施財政緊縮措施。拿人的手短,不管是否心甘情愿,希臘、西班牙等國還是妥協了。但這引來很多人擔心:德國若堅持推行財政緊縮政策,將會引發(fā)通貨緊縮惡性循環(huán),并最終可能威脅到整個歐盟經濟。
素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美國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4日公開表示,雖然相信歐元區(qū)經濟不會陷入雙底衰退,但基于過去數月的震蕩,估計今年增長近乎為“零”,低過他早前預測的1%增幅。
但諷刺的是,盡管歐元區(qū)危機一再被大肆渲染,但是情況并不那么糟糕:經濟數據喜憂參半,歐洲銀行融資需求被夸大,西班牙發(fā)售歐元國債超額完成,反而是美國經濟的樂觀情緒一掃而空,歐元急速反彈至1.25水平上方。
美國上周公布的連串經濟數據全部不濟,無論制造業(yè)、就業(yè)、消費和房屋銷售均悉數向下,惟一改善的是失業(yè)率,但瑜不掩瑕,且失業(yè)率仍保持在高位。這令下半年全球經濟陰霾密布,美國不但加息毫無指望,甚至可能要重推量化寬松政策,“二次探底”的風險與日俱增。
雖然新興市場復蘇較快,但太平洋(601099)投資管理公司主席格羅斯表示,發(fā)達國家不能依靠新興市場國家將全球經濟增長帶回危機前的水平。
“金融市場會持續(xù)脆弱,全球不平衡會持續(xù)。目前市場缺乏信心,若全球失衡問題未能解決,未來還會出現危機。”匯豐控股集團主席葛霖說。
蘇格蘭皇家銀行外匯分析師格瑞格·吉布斯認為,由于市場信心不足,各國經濟可能會在未來很長時間內處在“就業(yè)低速增長、利率維持超低水平”這樣一種情況下。
世界經濟恐陷入日本式低速增長世界經濟是否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歐美經濟學家在4日舉行的經濟論壇上觀點各異,難以形成一致意見。
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里謝排除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他說:“很明顯,各國經濟都在復蘇,無論是新興經濟體,還是發(fā)達經濟體。”他同時表 示,為保持經濟復蘇的持續(xù)性,發(fā)達經濟體仍需采取措施,努力恢復家庭、企業(yè)、投資者和儲戶信心,而恢復信心仍需通過良好的財政管理來實現。
法國前景研究與國際信息中心專家阿涅絲·貝納西-凱雷也認為,各國領導人有能力促進經濟復蘇。
法國促進經濟委員會主席、經濟學家雅克·阿塔里則持相反觀點。他認為,世界經濟目前仍有“二次探底”風險,如不改變政策,風險有可能轉變成現實。阿塔里還認為,全球經濟正面臨通貨緊縮風險,但可通過正確處理銀行系統深層次問題和減少公共債務來規(guī)避這一風險。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勞拉·泰森認為,全球經濟增長仍面臨困難。危機過后,私營部門急需資金支持,但歐洲實施的緊縮政策可能導致私營部門得不到足夠支持。
她表示,各國應繼續(xù)實施經濟刺激政策。以美國為例,家庭消費需求和私營部門吸引的投資還不足以替代經濟刺激政策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她認為,美國、歐洲和日本在世界經濟中仍占有很大比重,如果三者經濟增長在幾年內放緩,這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還是很明顯的。
法國再保險集團經濟學家菲利普·特雷納爾擔心世界經濟陷入日本式的長期低速增長。他說,日本式的滯脹將影響企業(yè)盈利前景,且打擊投資者信心。
學者提出“歐洲大借貸”建議“歐洲經濟會陷入滯脹嗎?”“不會!”對于目前“歐洲債務危機”這一全球最棘手的問題,歐洲政、商、學界代表做出這樣的回答,但前提是歐洲經濟必須實施改革。
法國經濟學家克里斯蒂安·德·布瓦西厄認為,“如果現有政策不變,在未來10年內歐洲經濟增速也就保持在1.3%到1.5%的水平,失業(yè)率也需要多年時間才能降至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法國前外交部長于貝爾·韋德里納認為,為實現新的增長,歐洲第一步應削減財政赤字,歐洲經濟在實現健康增長之前需度過一個緊縮期。
雅克·阿塔里還建議歐盟成立一個債務管理機構,該機構的融資能力應達到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的10%。
為確保在政府采取緊縮政策的同時,歐洲經濟仍能獲得持續(xù)的投資推動,歐洲航空防務和航天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路易·加盧瓦提出了“歐洲大借貸”建議,以推動對創(chuàng)新、綠色技術和教育等部門持續(xù)投資。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fā)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chuàng)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fā)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